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信息 > 2022年聊城三中项目化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一)民族复兴,我当何为 ——历史学科

2022年聊城三中项目化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一)民族复兴,我当何为 ——历史学科

2023年01月10日 10:05:24 访问量:7304

为更好适应新高考教学形式改革,深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2022年2月28日下午,历史学科项目化教学活动在聊城三中分校博雅楼五楼教室举行。聊城三中党委书记、校长赵振林观摩课堂并点评,副校长王永辉,分校校长刘海生,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马金燕、副主任刘立贤,分校年级主任贾新慧,历史学科组全体教师及相关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本次活动由刘立贤主持,聊城三中分校历史教师刘燕主讲。

一、准备环节——多方收集,实地调研

本节课的主题为历史学科《中外历史纲要(上)》最后一课《家国情怀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为准备好这节项目化学习课程,宝贵的春节假期也被刘燕老师纳入了准备周期,并在假期期间协助学生根据兴趣组织调研小组,利用节后闲暇时间收集史料、实地参观、调查研究,按照“选题分析-组织设计-分工实践、搜集资料-小组交流合作-预讲改进-展示评价”的步骤,引导学生形成研究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最终成果展示。

二、展示环节——学生主体,个性淋漓

授课环节开始,课堂的“主持人”从老师变成了学生。随着第一个问题被抛出,五位同学分别代表各自小组陆续登场,从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边疆治理、爱国家族与家乡名人、青少年与祖国的关系出发,陆续阐释了他们对于中华文明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及当代青少年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问题的深切理解与认识。

在王一帆同学的主持下,邹阳同学与苏昊然同学分别从民族学角度探究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历代边疆治理范例,带领同学们领略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台湾、西藏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不可歪曲的史实,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接下来,薛景泉同学从家族传承的角度,以梁启超梁氏家族为例对家国情怀的传承进行了深入探究,着眼于家国情怀在仁人志士家族中代代相传,更进一步升华主题,提出对研究家国情怀的富有思维深度的观点: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张旭阳同学带领大家从地理学跨学科的角度继续探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地理因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具有何种影响?他认为,华夏大地以高度发达的中原农业社会为核心,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这种多元一体的地理格局,不仅是中国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更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奇观。

接着,王一帆同学将目光放在家乡聊城,从探究家乡具有家国情怀的历史名人为切入点,分析思考青年学生应当如何传承家国情怀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范筑先、傅斯年、金方昌、孔繁森、徐本禹……一位位名人事迹令同学们不禁动容。接着,冬奥会上国旗的传递,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声冉冉升起,王一帆同学用视频带领着同学们感受着骄傲与自豪,家国情怀从“小家”走向“大家”,又在教室内的肃立与国歌声中,回荡在每一位师生心中,久久难忘。

课程的最后,同学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响亮的口号声传遍教室与走廊。新时代属于未来的青年学生们,在刘燕老师的带领与精心策划、组织、引导下,在五位同学的精彩展示中认识到,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民族复兴,我当何为?”“民族复兴,我辈担当!”这便是学生们心中对家国情怀最真实的写照。

三、说评课环节——辛勤付出,满满收获

说课环节,刘燕老师回到讲台,对本节课上同学们的展示予以肯定并进行客观评价,向大家展示出本堂项目化教学课堂流程的设计理念与背后不为人知的辛劳付出。这堂课程的选题工作早在暑假培训时已初步预设,寒假前确定并组织相关学生建立研究小组,在假期中收集资料、分组实地参观,刘燕老师经历数次打磨与潜心研究,尊重学生们青涩却积极的个性,最终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在评课环节,各历史学科备课组长分别作出独到的点评。郑晓明老师在点评中强调,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形式上存在着很大变化,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历史学科的特点使其适合进行项目化教学,而刘老师在入手本节课的大专题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引用了丰富的资料,达到了增强学生学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石秋兰老师则认为,本节项目式教学跨多学科,能够起到令学生深度学习、让学习自然发生的作用,刘燕老师化整为零,带领学生不断探讨深入,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贯彻始终,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地展示,更让学生能够通过这节课学以致用到生活中去。

韩俊英老师表示,刘燕老师在准备方面十分充分,亲自参观各种纪念馆,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和史学成熟著作,增强学生的体验,同时也使教师从“填鸭”者转变为“顾问”“协助者”与“资源提供者”,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教学思路的转变。在这节课中,刘燕老师通过学生自主个性展示,激发同学们内心油然而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以高阶知识带动低阶知识,达到了项目化教学的基本目标。

四、总结环节——师生共进,再创佳绩

总结环节,聊城三中分校校长刘海生首先对刘燕老师的课程进行点评。刘校长首先对本节课背后师生共同付出的大量准备工作表达赞赏,并表示刘燕老师的项目化教学展示课成功地让学生明白了如何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迈出了聊城三中分校区项目化教学进程的第一步。他表示,教师不能走老路子,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吻合新教材教学,引导、激励学生通过开放式、实践式教学,培养成长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才。

    随后,聊城三中副校长王永辉进行点评。他表示,刘老师的付出与指导,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与课堂节奏进行合理发挥,辅助学生掌握学习节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推进微项目教学模式,保证教育与新高考同向,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通过自主研究、课堂展示、教师评价与课后反思等方式深度获取新知,使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最后,聊城三中党委书记、校长赵振林对本节课作出了精彩的点评。他表示,刘燕老师身先士卒开展项目化教学,以师生课前的充足准备为保障,以学生自主展示为依托,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他认为,刘老师的课堂存在三大亮点,一是课堂主体亮,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度学习融合所长,发扬个性,此为最大的亮点;二是课堂内容亮,授课内容紧随新高考出题趋势,不仅仅局限在历史学科中,更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跨学科学习、生成式学习;三是课堂主题亮,刘老师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教育过程当中,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体会到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艰辛、曲折与荣耀,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善良的、有正确三观的人。随后,针对本节项目化教学展示课中出现的各项情况,赵校长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教育理念,向刘燕老师与在座全体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议,并再次强调新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转变教学方式,变教为学”,让学习真实发生,推动学习变革,共同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全面人才。

刘燕老师的展示课带给师生丰富的视听感受。在浓浓的家国情怀的氛围当中,我们不仅需要随着学生的脚步共同思考新时代下如何将爱国主义应用在实际贡献当中,更要关注到一代又一代学生们新的发展需要,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做起,让知识的传授不再停留在短短的课堂,而要走入学生内心,走向真实情景,走到社会与国家发展的大潮中去,才能使学习真实发生,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拥有拥抱未来的实力与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长为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

编辑:王亚茹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